-
安徽省六安市一行來校調研
4月29日上午,安徽省六安市市長潘東旭一行來校調研,校黨委書記項昌樂在主樓412會議室會見潘東旭一行,雙方圍繞加強校地合作進行座談交流。科學技術研究院、學生服務中心,化工學院、生物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相關負責同志參加座談。項昌樂對潘東旭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表示,雙方要建立密切的合作交流機制,聚焦共同發展目標,進一步加強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動校地合作不斷向縱深發展。潘東旭表示,大工的學科特色與六安市的產業發展方向有很多契合點,希望通過此次交流與大工加強合作對接,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業創新等方面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實現校地互利共贏。安徽應流集團常務副總裁林欣介紹企業概況及合作需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趙珺介紹學校概況以及相關科研情況。與會人員圍繞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科研合作進行交...
2024.04.30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卓越發展】第五屆全國復合材料結構力學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大連舉行
4月26日至28日,由中國復合材料學會、中國力學學會、我校和東北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全國復合材料結構力學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大連成功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校長賈振元,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執行秘書長葉金蕊,中國力學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湯亞南,大連交通大學校長陳秉智教授,我校副校長王博教授,以及來自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全國50多所高校和院所的200多位代表參加論壇,共同探討復合材料結構力學的前沿問題和發展趨勢。侯曉院士、馮夏庭院士和賈振元院士擔任本屆論壇主席,東北大學王延慶教授和我校郝鵬教授擔任執行主席。論壇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蹇錫高教授,哈爾濱工程大學吳林志教授等,圍繞復合材料結構分析、設計、制造、測試及健康管理帶來7場大會報告;哈爾濱工業大學熊健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邵麗華教授等8位專家,介紹了復合材料結構多尺度分析、沖擊動力學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江南大學張典堂教授、南京理工大學李鑫教授等1...
2024.04.30 來源: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 -
【卓越發展】中國一重集團來校推進校企合作
4月26日下午,中國一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鵬一行來校調研,校長賈振元在主樓512會議室會見徐鵬一行,雙方圍繞科研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座談交流。副校長羅鐘鉉,研究生院、科學技術研究院、學生服務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等相關負責人參加座談。賈振元表示,一重集團和大工都擔負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使命,希望雙方通過此次座談,進一步加深彼此了解,在重型裝備制造業等領域強化合作,聯合攻關重大項目,為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徐鵬簡要介紹了一重集團的發展情況、產業布局、合作需求等情況。他表示,校企雙方各有優勢、互為補充,希望圍繞科技協同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核心競爭力,攜手引領行業新發展。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趙劍匯報學校科研情況以及有關領域合作情況。一重集團相關單位介紹企業概況及合作需求。與會人員就科研合作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2024.04.29 來源:科學技術研究院 -
【卓越發展】我校新增4個全國黨建“雙創”和2個“雙百”培育創建對象 創歷史佳績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標桿院系、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名單和第三批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和“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創建名單。我校新增4個全國黨建“雙創”和2個全國高校“雙百”培育創建對象,其中,建設工程學院黨委榮獲“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數學科學學院低年級本科生師生縱向黨支部、能源與動力學院能環教工黨支部、機關學校黨政辦公室黨支部榮獲“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化工學院高分子博碩第三學生黨支部榮獲“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黨支部”,經濟管理學院田涵之榮獲“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此次評比我校入選數量穩居全國高校第一方陣、全省高校首位,學校基層黨組織“一融雙高”建設再添碩果。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建設工程學院黨委建設工程學院黨委以“創建一流組織、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學科”為目標,堅持“自上而下、匯聚合力、守正創新、融合發展”理念,對標“五個到位”精心謀劃,...
2024.04.28 來源:黨委組織部(黨校) -
【卓越發展】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一行來校調研
4月26日下午,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總經理李宏新一行來校調研,校長賈振元在主樓412會議室會見李宏新一行,雙方圍繞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強化校企合作進行座談交流。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松全,研究生院、科學技術研究院、機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參加座談。賈振元表示,大工高度重視與中國航發集團的戰略合作關系,近年來,雙方聚焦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在科研聯合攻關、人才協同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希望能不斷鞏固和深化雙方戰略合作關系,促進精準對接,創新合作機制,攜手推動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跨越式發展。李宏新感謝大工一直以來對中國航發集團事業發展提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希望雙方能夠繼續發揮特色和優勢,不斷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開展有組織的長期務實合作,攻克更多核心關鍵技術難題,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科技創新院院長趙...
2024.04.28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學在大工】把“戰斗機”開進課堂 校史檔案資源變身“生動”教材
“大家看,這臺‘米格15’戰斗機的VK-1型發動機是我們學習航空發動機的典型結構之一,它曾上過戰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開辟出了令美軍聞風喪膽的‘米格走廊’。”日前,能源與動力學院呂東教授將2021級吳仲華班《航空發動機概論》這門課的課堂搬到了學校檔案庫房。這堂別出心裁的現場教學,既讓同學們全面直觀地學習了航空發動機的結構原理,又帶領同學們了解其背后的歷史故事,感受其蘊含的紅色文化,極大提升了課程的教學效果。走進檔案庫房,“米格15”戰斗機發動機矗立在大家面前。同學們連連驚嘆,爭先恐后地觸摸機身外觀、細嗅金屬氣味、觀察銘牌文字、討論原理結構。“來檔案庫房上課,近距離觸摸實物檔案,我感到非常激動,書本上抽象的圖紙很快就看懂了。”王楷然同學興奮地表示。為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呂東教授鼓勵同學們從實物檔案中尋根溯源,從數渦輪葉片數量、到尋找機械外觀印記、再到學會判斷發動機型號,引導同學們從每個具體的...
2024.04.27 來源:檔案館(校史館、博物館) 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
【校園文化節】“科學與中國——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走進大工 胡海巖院士帶來科技倫理教育“大工講壇”...
4月25日下午,“科學與中國—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講座暨大工講壇報告會在伯川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海巖應邀出席,帶來《淺談科技倫理教育》的主題報告,與師生分享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重要意義和推動科技倫理教育的思考。黨委書記項昌樂向胡海巖院士贈送大工講壇紀念牌。校長賈振元主持報告會。報告中,胡海巖院士詳細介紹了科技倫理教育的背景和相關基本概念,通過基因編輯、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等領域的典型案例講述,闡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現實意義。并圍繞高校科技倫理教育的目標和任務、相關課程和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模式方法的創新以及科技倫理教育體系的構建等方面給出針對性建議。胡海巖院士指出,科技是發展的利器,也是風險的源頭。科技倫理教育是科技倫理治理的基礎性環節,不僅關乎生命領域、信息領域、工程領域的健康發展,也有利于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的塑造。要讓科技倫理融入我國教育體系,才能符合新時代“...
2024.04.26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校園文化節】高文院士做客“百川講堂” 解析人工智能前沿技術與中國算力網計劃
4月22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信息與工程科學部主任、博雅講席教授高文做客“百川講堂”244期,帶來《人工智能前沿技術與中國算力網計劃》專題講座,回望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突破,介紹“中國算力網”的推進建設。黨委書記項昌樂,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松全,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言軍,副校長羅鐘鉉,校長助理康旭東以及500余名師生共同聆聽講座。講座由張言軍主持。講座從人工智能模型、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和中國算力網建設三個部分展開。高文介紹了人工智能的思想起源“圖靈測試”與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個階段。從基于符號邏輯的推理證明階段,到基于人工規則的專家系統階段,再到大數據驅動的深度神經網絡階段,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從基于符號的定理證明擴展到根據人工輸入的知識規則進行推理,再到海量大數據支撐下的神經網絡模型,研究重心從如何“制造”智能轉向如何“習得”智能。高文著重講解了判別式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特點...
2024.04.23 來源:校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