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報·頭版】科學家發現大氣顆粒物形成新機制
對于全球氣候的變幻莫測,人們常用“蝴蝶效應”來描述——亞馬孫雨林的一只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可能會在兩周后引發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那么,如果不是蝴蝶扇動翅膀,而是亞馬孫雨林的空氣中多了一些大氣顆粒物,會給全球氣候帶來怎樣的影響呢?近日,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謝宏彬團隊與國際合作者在大氣顆粒物形成機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根據這項發表于《科學》的研究成果,大氣中顆粒物形成速率可能被嚴重低估——最高可達原有機制下顆粒物形成速率的1萬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謝宏彬表示,大氣顆粒物對于全球氣候變化有顯著影響,該成果可以為防控大氣污染提供基礎性支持。大氣顆粒物與氣候變化提到大氣顆粒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大氣污染,尤其是霧霾對于人類健康的影響。但懸浮在空中的微小顆粒物所帶來的影響遠不止于此。謝宏彬告訴《中國科學報》,從某個局部區域看,特別是將視角放在某個城市范圍內,大氣顆粒物的濃度通常會...
2024.01.02 來源:中國科學報 -
【學在大工】“華羅庚班”辦學十年 深耕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
2023年,是我校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聯合設立的“華羅庚班”辦學十周年。數學科學學院舉辦系列活動總結凝練辦學經驗、科學謀劃未來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第十四屆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席南華院士受邀與我校“華羅庚班”師生交流座談時表示:“華羅庚先生深刻影響著我國數學學科的發展,能夠成為‘華羅庚班’的學員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大連理工大學‘華羅庚班’為同學們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可以讓同學們走得更遠。”?席南華院士與“華羅庚班”師生代表交流座談十年來,“華羅庚班”已累計培養出204名優秀學子。他們中,有13人成為國內外知名高校、國家重點科研院所的博士后、研究人員,有56人在華為、阿里巴巴等國內頂尖企業供職,還有56人博士在讀、79人碩士在讀。十年深耕不輟,每一名學生身上都閃耀著“華羅庚班”辦學經驗的光輝;十年立德樹人,每一次創新優化都凝結著大工數學人追求卓越的智慧。在辦學十周年...
2024.01.02 來源:數學科學學院 -
以高質量黨建工作引領一流大學加速卓越
2023年是在黨和國家以及學校跨越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用“十三個堅持”集中概括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為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做好新時代組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就建設教育強國發表重要講話,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強調,牢牢把握東北的重要使命,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學校黨委帶領全校黨員師生堅持不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搶抓機遇、真抓實干,以“五個堅定不移”為戰略指引,牢固樹立“三大價值導向”,推動“三大工程”建設,一體回答“教育強國、大工何為”“東北振興大工何為”等時代命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一流大學建設加速卓越。一、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持續加強學校黨委認真貫徹習近平總...
2024.01.02 來源:黨委組織部(黨校) -
大連理工大學2024年新年賀詞
?老師們、同學們、校友們、朋友們:歲聿云暮,一元復始。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我們謹代表大連理工大學黨委和行政,向全體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海內外校友,以及長期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問候和誠摯的祝福!即將過去的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深化落實學校第十四次黨代會部署的關鍵之年。我們把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高質量高標準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縱深推進“一融雙高”建設,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統籌推進“卓越大工”“魅力大工”“幸福大工”建設,凝聚師生力量、團結奮斗,實現事業發展新進步。這一年,我們在胸懷“國之大者”中貢獻“大工力量”。學校把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找準歷史方位、強化使命引領,主動作為、挺膺擔當,著力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強國·...
2023.12.31 來源: -
同心助力加速跑 踔厲奮進向未來
一元肇始,萬象更新。12月28日下午,由機關黨委、機關工會、機關團委聯合舉辦的“同心助力加速跑,踔厲奮進向未來”大連理工大學校機關2024年新年聯歡會在學生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校領導項昌樂、賈振元、宋丹、李成恩、吳松全、張言軍、羅鐘鉉,總會計師馮寶軍、黨委常委韓軼、王志偉與校機關同志們歡聚一堂,共賀新年。黨委書記項昌樂感謝機關教職員工一年來的辛苦付出和不懈努力。他表示,本次聯歡會展現了“卓越大工”高質量發展的凝聚力,“魅力大工”現代治理的協同力,“幸福大工”共建共享的青春活力。2023年是學校深化改革之年,在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努力下,學校實現了既定的奮斗目標。2024年,希望大家以堅定的信心和決心完成更高的目標任務,共同實現大工發展新飛躍。校長賈振元表示,2023年學校統籌推進“三大工程”,錨定卓越目標,在雙一流建設新征程上跑出了加速度。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機關教職員工們的辛勤付出。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
2023.12.31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賈振元校長看望新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郭旭教授
12月28日上午,校長賈振元看望慰問了新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郭旭,并致以新年問候。學校黨政辦公室、黨委人才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陪同。賈振元表示,郭旭教授當選院士,不僅是對個人長期奮斗在教學科研一線攻堅克難、作出重要貢獻的認可,同時也是所在團隊、學科、學院和大連理工大學的榮譽,也彰顯了大工力學的深厚底蘊和大工力學人代代傳承的優良傳統,希望郭旭院士繼續勇攀科學高峰,落實立德樹人使命,做好學科發展的引領者,不斷為學校科學謀劃發展戰略提供智慧和力量。郭旭感謝學校的培養,感謝校領導以及各個單位的關心支持。作為在大工學習成長的大工學子,將以新當選院士為新起點,不忘學術初心、牢記科研使命,在學科謀劃、科研攻關、青年人才培養等方面擔當作為,勇于創新突破、攻堅克難,帶好科研團隊,培育集聚更多人才,一定不辜負獲得的榮譽和學校的期待,為學校一流大學建設奮發進取,為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貢獻
2023.12.29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學在大工】我校學生團隊榮獲第十七屆iCAN全國總決賽一等獎
12月24日,第十七屆iCAN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北京奧林匹克塔拉開帷幕。經過層層選拔,軟件學院、大連理工大學-立命館大學國際信息與軟件學院“惟醫——個性化膝關節交叉韌帶重建手術精準定位與導航系統”項目在10380個全國參賽項目脫穎而出,在獲得省賽一等獎基礎上順利晉級全國總決賽,并成功斬獲全國總決賽一等獎。該團隊由軟件學院、大連理工大學-立命館大學國際信息與軟件學院任潔舒、李鴻宇、王藝超以及經濟管理學院王杉、生物工程學院陳潤澤五位同學組成,在軟件學院、國際信息與軟件學院劉斌教授,信通學院于昊老師以及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楊梁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團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立足臨床,多次走訪調研行業內需求和發展現狀,深入手術室學習考察,從零起步,不斷探索,最終設計出創新性與實用性兼備的個性化膝關節交叉韌帶重建輔助手術系統,并成功斬獲本次大賽的一等獎。成績的背后凝聚了校(院)團委、開發區校區創新中心、...
2023.12.29 來源:軟件學院、國際信息與軟件學院 -
大連理工大學“挑戰杯”國賽總結大會暨第二十屆“攀登杯”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啟動儀式舉行
12月26日下午,大連理工大學“挑戰杯”國賽總結大會暨第二十屆“攀登杯”創新創業競賽啟動儀式在學生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校領導項昌樂、吳松全、張言軍出席大會。學生處、研究生院、教務處、科學技術研究院、人力資源處、國內合作與聯絡處、學生服務中心以及各學院相關負責同志,挑戰杯指導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大會。校團委主辦本次會議。項昌樂代表學校向獲獎的集體及個人表示祝賀。他指出,以科技創新筑牢國家核心競爭力,為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和東北全面振興貢獻大工力量,是黨和國家賦予我校的神圣使命。本屆參賽項目展現了我校在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青年擔當,彰顯了學校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良好成效,更提振了青年學子投身科技創新的信心和底氣。他鼓勵師生們,要心懷國之大者,以高水平創新創業教育推動一流大學加速卓越。從國家迫切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在事關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的基礎核心領域發力,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質的科技人才和...
2023.12.28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