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文化節】“科學與中國——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走進大工 胡海巖院士帶來科技倫理教育“大工講壇”...
4月25日下午,“科學與中國—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講座暨大工講壇報告會在伯川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海巖應邀出席,帶來《淺談科技倫理教育》的主題報告,與師生分享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重要意義和推動科技倫理教育的思考。黨委書記項昌樂向胡海巖院士贈送大工講壇紀念牌。校長賈振元主持報告會。報告中,胡海巖院士詳細介紹了科技倫理教育的背景和相關基本概念,通過基因編輯、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等領域的典型案例講述,闡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現實意義。并圍繞高校科技倫理教育的目標和任務、相關課程和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模式方法的創新以及科技倫理教育體系的構建等方面給出針對性建議。胡海巖院士指出,科技是發展的利器,也是風險的源頭。科技倫理教育是科技倫理治理的基礎性環節,不僅關乎生命領域、信息領域、工程領域的健康發展,也有利于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的塑造。要讓科技倫理融入我國教育體系,才能符合新時代“...
2024.04.26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服務振興】首屆東北三省安全學科發展戰略高端論壇啟幕暨安全類專業院長(主任)聯席會召開
4月20日,首屆東北三省安全學科發展戰略高端論壇暨安全類專業院長(主任)聯席會在學校舉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安全科學與工程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來斌院士,教育部安全科學與工程類教指委副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河南理工大學高建良教授,教育部安全科學與工程類教指委委員、北京科技大學金龍哲教授等8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大工。我校副校長朱方偉教授出席會議并致辭。開幕式由學科辦主任高偉教授主持。會上,張來斌、高建良、金龍哲分別圍繞“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成效與思考”“新形勢下河南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思路”“北京科技大學安全學科建設”做特邀報告,為東北地區高校安全學科高質量發展提供真知灼見。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院長周西華教授、東北大學苑春苗教授、我校任婧杰教授作主題報告,分享了安全學科和專業建設經驗。大會報告由我校畢明樹教授和喻...
2024.04.25 來源:化工學院 -
【學在大工】我校舉辦卡塔爾國際學生訪學交流項目
4月13日至21日,“當代中國·新興大連”卡塔爾國際學生“漢語橋”訪學交流項目在我校舉辦。該項目是我校在2023年舉辦的全國首個卡塔爾國際學生交流項目基礎上,持續面向海合會國家,打造來華留學品牌短期交流項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獲得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海合會國家‘漢語橋’春季營”計劃支持,并受邀赴北京參加教育部語合中心組織的“中文:架起文明互鑒橋梁”主題“國際中文日”暨海合會國家“漢語橋”來華春令營開營儀式。在春令營開營儀式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全國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利民和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郁云峰為團組學員代表授旗。4月13日,項目開營儀式在海川樓D109舉行。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段玉平在致辭中表示,2022年12月,習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中海語言文化合作新亮點”重要倡議,大工積極響應,在2023年策劃了全國首個面向海合會國家青年的來華留學交流項目,本次舉辦的第二期卡...
2024.04.24 來源:國際教育學院(留學生辦公室) -
【校園文化節】高文院士做客“百川講堂” 解析人工智能前沿技術與中國算力網計劃
4月22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信息與工程科學部主任、博雅講席教授高文做客“百川講堂”244期,帶來《人工智能前沿技術與中國算力網計劃》專題講座,回望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突破,介紹“中國算力網”的推進建設。黨委書記項昌樂,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松全,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言軍,副校長羅鐘鉉,校長助理康旭東以及500余名師生共同聆聽講座。講座由張言軍主持。講座從人工智能模型、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和中國算力網建設三個部分展開。高文介紹了人工智能的思想起源“圖靈測試”與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個階段。從基于符號邏輯的推理證明階段,到基于人工規則的專家系統階段,再到大數據驅動的深度神經網絡階段,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從基于符號的定理證明擴展到根據人工輸入的知識規則進行推理,再到海量大數據支撐下的神經網絡模型,研究重心從如何“制造”智能轉向如何“習得”智能。高文著重講解了判別式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特點...
2024.04.23 來源:校團委 -
【校園文化節】世界讀書日:讓書香浸潤校園
“讀書延伸了精神的快樂”“讀書讓我更加坦然地面對生活”……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尚友”讀書會的同學們像往常一樣,再次相聚、分享讀書感悟。“這是一個可以真誠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在討論中看清自己也看見別人,在學習中進步。”已加入讀書會5年的錢坤同學介紹自己喜歡這里的原因。“尚友”讀書會,取名自孟子“尚友古人”的概念,2019年成立。在5年多的時間里,300多位像錢坤一樣熱愛閱讀的學生先后加入其中,成為讀書會的“常客”。他們中有本科生、研究生,有教師和畢業校友,大家共同相聚圖書館“深閱讀”,與《路遙傳》作者厚夫教授一起讀《平凡的世界》、與物理學教授共讀《三體》、與中文系老師共讀《圍城》,甚至二論《紅樓夢》、三議《人生》,以書為友、以書會友。很多同學畢業后都不愿退出讀書會微信群,還會在工作之余返校參加閱讀活動。學校里還有海邊讀書會,青年學子們圍坐于沙灘,齊誦“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為那位...
2024.04.23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圖書館 校團委 未來技術學院 -
【服務振興】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一行來校調研
4月22日下午,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黃震一行來校調研,校黨委書記項昌樂在主樓412會議室會見黃震一行,雙方圍繞深化校企合作進行座談交流。副校長王博,科學技術研究院、基建處、校園管理與修繕中心、電氣工程學院參加座談。項昌樂感謝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一直以來對學校的支持。他表示,大工一直以來致力于瞄準國家需求,積極打造服務國家能源戰略領域科技力量。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與大工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有組織科研,建立靈活的合作機制,增強合作深度、廣度,為能源電力行業創新發展和遼寧電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更好的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東北全面振興。?黃震表示,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的排頭兵高校和關系能源安全的骨干央企,雙方合作前景廣闊,期待在重大項目布局、重大成果培育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將全力支持學校卓越發展,支持大工一流大學建設。希望...
2024.04.23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卓越發展】學校召開2024年就業工作會
4月18日下午,學校2024年就業工作會在伯川圖書館報告廳召開。校黨委書記項昌樂出席會議并講話。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言軍,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韓軼,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志偉,校長助理、學校黨政辦公室主任康旭東,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各學院黨委書記、學生工作負責人、全體輔導員,2023年就業工作先進個人,學生服務中心(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相關同志參加會議。張言軍主持會議。康旭東宣讀2022-2023學年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名單。項昌樂為榮獲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獎的單位頒獎,韓軼、王志偉為榮獲就業工作先進個人的代表頒獎。項昌樂表示,過去一年,在全校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就業工作取得長足進步。他強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高校畢業生是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會議、多個地方和高校考察時強調要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
2024.04.22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創新在大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團隊在先進寬溫域、高安全性復合準固態電解質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董旭峰教授與黃昊教授合作,在先進寬溫域、高安全性復合準固態電解質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以“先進寬溫—阻燃的‘葉脈’結構功能復合準固態電解質的應用”(ApplicationofAdvancedWide-TemperatureRangeandFlameretardant“Leaf-Vein”StructuredfunctionalityCompositeQuasi-Solid-StateElectrolyte)為題在能源材料領域著名期刊《能源存儲材料》(EnergyStorageMaterials)上發表。?鋰電池在極端環境中的穩定性及安全性是亟需關注的問題。傳統液體電解質面臨諸多挑戰,如易燃、泄漏以及有限的工作溫度范圍等,這些阻礙了電化學儲能裝置的進展。準固態電解質(QSE)成為克服這些局限性的頗具希望的解決方案。水凝膠電解質具有優異的離子傳導性、靈活性、功能性、低成本和環境兼容性,是理想的QSE材料。然而,水凝膠電解質依然面臨著諸如較窄的電化學窗口、較低的機械強度以及易凍性等問題。該論文展示了近期研究的一...
2024.04.19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