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離退休教職工集體祝壽大會召開
10月11日,重陽節之際,學校在國際會議中心為我校279位逢90、95、100周歲的離休干部和70、80、90周歲的退休教職工舉行集體祝壽大會。校黨委書記項昌樂,校長賈振元,副校長姚山出席祝壽大會。離退休工作處處長劉宇彤主持會議。項昌樂、賈振元與90歲壽星、中國科學院院士、機械工程學院教授王立鼎,95歲壽星、國際合作與交流處離休干部徐彭壽同切祝壽大蛋糕。項昌樂代表學校向老壽星們致以美好祝愿,并向全校3346位離退休老同志致以重陽節的問候。他表示,老同志們參與和見證了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壯大,為大工事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是大工精神的創造者和承載人,他對老同志們能夠老有所為、發光發熱,通過各種方式繼續奉獻黨的教育事業、服務學校發展建設表示感謝和敬意。項昌樂指出,學校第十四次黨代會以來,開啟了“雙一流”建設“加速跑”新征程,實現了發展新跨越。當前,學校一流大學建設已邁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希望各位老領導、老同志...
2024.10.12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2024年遼寧省iCAN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我校舉辦
9月28日,由遼寧省教育廳主辦,大工承辦的“欣旺達—黃海杯”2024年遼寧省iCAN創新創業大賽暨第十八屆iCAN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遼寧賽區選拔賽決賽在我校創新創業學院舉辦。iCAN大賽全國組委會、大連理工大學,聯合承辦單位渤海大學、大連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以及16位來自企業和行業組織的評審專家,參賽師生代表出席了本屆大賽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我校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劉新代表學校致辭表示,大工歷來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積極組織創新創業大賽,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未來將繼續依托iCAN大賽等平臺,與省內各兄弟高校攜手,引導和激勵遼寧青年學子勇于創新,發現和培養一批有作為、有潛力的優秀青年創新創業人才,為遼寧經濟發展及東北全面振興貢獻力量。iCAN大賽全國組委會主任、山東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執行院長邢建平教授線上致辭表示,iCAN自2007年開賽以來秉承“自信·堅持·夢想”的精神,倡導科技創新服務社會,引導和...
2024.10.10 來源:創新創業學院 -
【師者如光】王同敏教授團隊:立德樹人鑄師魂,科教報國譜新篇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時指出,新征程上,希望全國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師者匠心,止于至善;師者如光,微以致遠。一個時期以來,大工新聞網以【師者如光】專題為依托,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陸續推出大工優秀教師們至誠報國擔使命、培根鑄魂育英才的奮斗故事,激勵鼓舞廣大教師潛心育人、服務國家戰略,爭做“經師”與“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今天,讓我們走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同敏教授領銜的“金屬凝固與電磁調控團隊”,一起來看他們的奮斗事跡。篤行致遠...
2024.10.10 來源:研究生院 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中國教育報】項昌樂:高質量黨建引領一流大學加速邁向卓越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高校要充分發揮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最大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推動黨的建設與學校事業發展深度融合,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一流大學加速邁向卓越,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新篇章。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抓黨建...
2024.10.08 來源:中國教育報 -
【創新在大工】化工學院科研團隊推動棉纖維無鹽染色技術實現百公斤級放大
我國是紡織印染大國,棉纖維印染行業主要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添加無機鹽促染。但無機鹽用量大,耗水量多,染料固色率低,廢水COD高,色度高,治理難度大,資源能源浪費嚴重。新疆水資源匱乏,生態環境脆弱,大量無機鹽不允許排放,迫使企業進行高成本脫鹽處理,嚴重制約新疆棉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新型無鹽染色技術的研發迫在眉睫。由我校化工學院張淑芬教授團隊開發的棉纖維無鹽綠色染色技術2023年獲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區、烏昌石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發展計劃項目。近日,該項目在阿克蘇友聯紡織印染科技有限公司召開了“百公斤級無鹽染色放大實驗”見證會,項目實現了100和200公斤棉織物的無鹽染色,染料固色率達到95%以上,顏色鮮艷且均勻,色牢度優異。各位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成功攻克了棉纖維無鹽染色的技術難題與瓶頸,實現活性染料染色無機鹽的零使用,對產品質量的提升、后續廢水的處理有極大的幫助,能夠做到...
2024.10.08 來源:化工學院 -
【創新在大工】材料學院科研團隊在界面原子行為調控領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董紅剛教授、李鵬教授團隊在異質材料連接界面原子行為調控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以《應變介導的缺陷工程誘導Fe-Al擴散偶內部原子快速遷移》(Strain-mediateddefectengineeringtowardrapidatomicmigrationinFe-Aldiffusioncouples)為題發表于國際材料領域頂級期刊《納米快報》(NanoLetters)上,并入選當期封面。高性能Fe-Al異質結構符合高端裝備輕量化發展需求,應用前景廣闊。然而,在傳統的熱激發擴散狀態下,原子遷移動力學具有滯緩的屬性,導致Fe-Al異質結構成形制造受到嚴重制約。由于應變修飾的電子結構引入了高度的“非平衡”狀態,該亞穩態可以促進空位生成及調控位錯及晶界演化,從而調節原子遷移行為。但原子遷移過程中對晶格缺陷的精細結構敏感,因此,施加應變導致原子異常擴散的復雜性和特殊性。鑒于此,該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應變介導的缺陷工程誘導原子快速擴散策略,即通過累積軋制技術對Fe和Al施加應變...
2024.10.06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師生同升國旗 共祝祖國繁榮昌盛
山河披錦繡,盛世寫華章。10月1日清晨,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凝聚大工師生愛國情懷,激勵廣大青年報國之志,學校于音樂噴泉廣場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主題升旗儀式,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言軍,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韓軼,各機關部處、大工書院相關負責同志,校團委、各學院、醫學部、大工書院青年團干部、大工書院新生代表等300余人同升國旗,共祝祖國繁榮昌盛。伴隨著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全體師生以飽滿的精神和昂揚的斗志齊聲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注視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全體師生揮舞著手中鮮艷的國旗,共同唱響《歌唱祖國》。優美的歌聲和著初升的朝陽,青年的面龐迎著和煦的晨光,在一聲聲“祝偉大祖國75歲生日快樂”的高呼聲中,對祖國的赤誠之心與對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的美好祝愿隨著放飛的彩色氣...
2024.10.02 來源:校團委、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服務振興】480萬元閥門背后的“技術服務”模式
劉新曾做過一個比喻,如果發動機是一艘船的心臟,閥門就是它的動脈。“不管是小型船舶還是大型航母,這個比喻都適用。”以航母為例。一艘航母內部的閥門數量達2萬多個,而且多數是特種閥門,正是這些閥門控制著航母內部通道的通與不通。而控制和守護這些閥門的工作人員,可能占航母總工作人員的1/3。如此重要的閥門,意味著其高價值和高價格。“造價超百萬元的特種閥門并不鮮見,我們做過最貴的一個閥門,售價達到480萬元。”劉新說。說起閥門,劉新總是頭頭是道。但事實上,閥門并非他的主業。在大連理工大學的官網上,劉新的身份是該校創新創業學院院長、機械工程學院教授。讓他與閥門真正結緣的,正是他口中那個售價480萬元的特種閥門。更好的合作模式故事還要從多年前劉新與當地一家企業的合作開始。這家企業是大連船用閥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船閥),主營業務為民用船舶閥門的設計和制作。與劉新所在的團隊合作時,正值鋼材價格上漲之際,加之企業...
2024.09.30 來源: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