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梓鍇,經濟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2019級本科生,曾任經濟管理學院2019級級隊長、校模擬聯合國協會副部長、學院團委組織部干事、班級學習委員等。他連續三年保持專業第一,加權均分93.78,曾擔任國家級大創項目負責人,累積獲得7項國家級獎項、3項省級獎項、5項校級獎項,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一篇EI核心國際會議論文。日前,計劃畢業后出國深造的嚴梓鍇已被麻省理工學院商業分析碩士項目錄取,成為有史以來第二位被該項目錄取的中國內地本科生。
“茍且的妥協和放手一搏的風險,是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的較量。”這是嚴梓鍇曾經發在朋友圈的一句話,也是每個人在漫漫人生路中常遇到的難題。在探尋答案的路上,他逐漸明確自己的心之所向,將難題拆解成踏實向前的每一步。本科生活迎來尾聲,嚴梓鍇這樣回顧他認真書寫四年的奮斗篇章。
第一步:在探索的路上砥礪前行
嚴梓鍇在經管學院科創分享會做分享
初入大學的嚴梓鍇對于未來的方向不甚明晰,得益于經濟管理學院大類學習的培養方案,他有兩年的時間深入了解各個專業的側重點和自己的興趣點再做選擇。
首先,嚴梓鍇十分重視校內課程的理論學習,在他看來,深入理解每一門專業大類課程是做好細分方向選擇的必要條件。于是他始終保持專業第一的好成績,夯實專業課基礎。
其次,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嚴梓鍇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未來的方向,在學中思,在思中學。起初,他在財會、金融等領域進行摸索,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他一年內連續通過4門國際注冊會計師考試;主持國家級大創項目,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家族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展開研究;大二下學期,他參與了維港資本的金融實踐訓練項目,在實踐中對金融行業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他也著手挖掘自己在數據科學領域的興趣: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與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嚴梓鍇以扎實的數學和建模功底,分別榮獲國家級一等獎和省級三等獎;在“正大杯”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中,他對高校課程思政開展現狀與影響因素進行量化分析,建立了基于上千份問卷數據的統計回歸模型,獲得省級一等獎;他勇于突破自己,作為百名理工科學生中唯一的商科生,同六人團隊一起在帝國理工學院的數據科學項目中斬獲“最佳自然語言處理項目”榮譽......在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下,他發覺自己的興趣點相較于傳統金融、財會等商科領域更偏向于商科與統計、計算機相結合的商業分析領域。
嚴梓鍇在金融實訓投決會上路演
第二步:在選擇的路口聽從內心
在大二下學期專業分流時,嚴梓鍇選擇了物流管理專業。其課程培養方案中有更多計算機以及工業工程相關的課程,這與他的興趣更為相符。為了補足自己的量化能力,嚴梓鍇主動選修了Python、數據結構等計算機相關選修課程并都取得了接近滿分的好成績。“我做的是面向未來和面向結果的發展,而非毫無目的和意義的‘內卷’。”嚴梓鍇坦言,初入大學時他也會用功利的態度去看待一些榮譽,但慢慢地他發覺到,實習、科研、留學、保研都只是中間的途徑,最關鍵的是自己未來想做什么樣的工作,想過什么樣的生活。他應該基于這些思考再去反推現階段到底是應該走什么樣的路,去做哪些準備。
對商業分析的興趣讓他重新審視研究生的發展方向和職業發展方向。在人力資源管理課上,李明斐老師分享了她當年在國外留學的經歷,這讓嚴梓鍇對出國學習去體驗不同的環境和氛圍漸漸產生了興趣。或許可以出去感受一下其他國家的培養方式?他心里想。但假如選擇了出國留學,他之前為保研所做的許多準備將成為“沉沒成本”。是妥協于既定路徑的安穩,還是選擇承擔風險放手一搏的無限可能,這個問題在嚴梓鍇心里盤桓許久。最終,基于自己的人生規劃和“走出舒適圈”的理念,他決定為出國留學做準備!
第三步:在實干的征途一往無前
方向明確了,下一步便是朝著目標腳踏實地地努力。在校期間,嚴梓鍇始終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專業學習并穩住績點,申請季時,他的績點達到了3.93/4;受疫情影響,大連托福考點取消考試,幸而在薄洪光、蒙秋男等老師的鼓勵和支持下,嚴梓鍇順利參與托福考試,較好地兼顧了托福、GRE的備考和線上專業課程學習;為補足理想專業所需的統計和計算機能力,他選修了專業相關課程,通過參與相關實習的方式加以實踐。“美國研究生申請特別看重申請者對于職業方向的思考,作為在校生,最能體現我們職業思考的就是實習經歷”,而在實習經歷中的所得所獲也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嚴梓鍇的成長。
大三寒假,嚴梓鍇以德勤校園大使的身份順利獲得了德勤的實習機會,主要負責IT和大數據審計的工作。他回憶道:“一開始我做的是IT審計方面的工作,但漸漸地我發現這和我未來發展方向有比較大的出入。”因此,嚴梓鍇決定和經理、部分合伙人溝通爭取,最終順利地加入了數據分析的團隊,實際接觸了與職業發展相關的業務內容。
嚴梓鍇(左二)在德勤實習的數據分析團隊
憑借在德勤的實習經歷,嚴梓鍇申請到了滴滴的數據分析師實習崗。“擁有海量數據和完善數字基建平臺的互聯網,是數據分析類崗位的最佳實踐地。”他這樣說道。這段實習對他意義重大,實習導師的離職,讓他獨立承擔起導師的“擔子”,實現了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快速成長。其中,最令嚴梓鍇印象深刻的,是參與了一個基于因果推斷的AB實驗分析項目。非統計學專業出身的他,起初對因果推斷一無所知,而同組成員大多是數學、統計專業出身的碩士畢業生,與他們的差距讓嚴梓鍇一度迷茫,但他也深知這并不能讓現狀有所改變。于是嚴梓鍇看了大量資料進行學習,反復嘗試多種實驗設計方法和因果推斷模型,最后通過合理的實驗設計和模型選擇,制定了決策策略。在這一段經歷的磨練下,他的代碼編寫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滴滴數據分析實習生團隊,左二為嚴梓鍇
不久后,嚴梓鍇成功加入快手的主站分析部。和前兩次不同的是,這次他接觸了實習企業的核心業務線,所做的工作更貼近業務本身。實習內容的更深一步讓嚴梓鍇喜不自勝。“我做了一些比較有趣的項目,例如:基于數據發現由于當前的激勵政策導致用戶結構的‘虛假繁榮’現象、基于數據探索互動類小游戲產品的優化迭代方向、基于異質性分析挖掘策略生效用戶。”他說道:“這讓我的量化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嚴梓鍇在快手實習
最近,嚴梓鍇為進一步提升自己對互聯網商業化的理解,在百度總部的商業化產品經理實習崗實習。從實習小白到收獲三段數據科學、商業分析相關的實習經歷,嚴梓鍇敢想敢做、敢拼敢闖的信念給予他莫大幫助。他總結道:“在實習的過程中,我沒有一味追求‘專業完全對口’,而是不斷嘗試不斷挑戰,拓寬眼界的同時也更加清楚什么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
嚴梓鍇在百度主持業務部全員會
研究生申請季中,嚴梓鍇收到了芝加哥大學分析學、康奈爾大學運籌與信息工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卡耐基梅隆大學商務智能與大數據分析等項目的錄取信。同時,他也是麻省理工學院商業分析項目錄取的第二個中國內地本科生。他說:“剛下定決心出國留學的我其實也不太自信,非常意外也非常開心能收到這么多好的offer。感謝自己在大學期間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突破舒適圈,讓自己能從大工這么好的平臺一步一步出發去到更大的世界。”
麻省理工學院錄取官網圖
“梓”謂之匠人才干,“鍇”謂之堅韌好鐵。“梓鍇”二字是父母給予他的殷切期望,勉勵他以匠人匠心,將自己鍛造為一塊棟梁之材。“匠人之心,寄乎于手。”在每一個“鍛造”的過程中,嚴梓鍇都不曾懈怠。亦然,無論未來走到哪里,他都會懷精益求精之志、鍛開拓之鐵、鑄實干之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