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越發展】大連理工大學第十二屆教代會第四次會議暨2024學校工作會議召開
3月1日,大連理工大學第十二屆教代會第四次會議暨2024學校工作會議在學生文化中心舉行。教代會代表,兩院院士,近期退出領導崗位的原校領導班子成員,校學術委員會負責人,學校正處級干部,民主黨派代表,離退休教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參加會議。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言軍主持會議。校黨委書記項昌樂在總結講話中表示,本次會議深刻剖析了新時代大工卓越發展的意義、內涵、路徑,圍繞2024年工作提出“十大聚力攻堅行動”。新一年的任務目標已經明確,大家要狠抓工作落實,推動卓越發展。一是要堅定信心、勇擔使命。要堅定發展信心,鞏固來之不易的發展勢頭,把大工的發展推向新高度;要強化使命擔當,將工作置于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國之大者”中,以卓越發展貢獻卓越力量;要凝聚卓越發展的思想共識,在新領域、新賽道,數字化、智能化方面打造先發優勢,贏得發展先機。二是要履職盡責、擔當作為。要想擔當、愿履職,把卓越的思想轉化為卓越的行動;要能擔當、...
2024.03.04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創新在大工】機械工程學院團隊合作提出生物3D打印新思路
生物3D打印技術被認為是實現復雜人體組織和器官構建的最有前景的技術方案之一。近年來提出的浸入式墨水書寫(EIW)技術作為生物3D打印的關鍵技術分支而備受矚目。然而,由于當前屈服應力流體的流動性較差,EIW方法僅能打印功能特征尺寸在百微米到十毫米之間的組織/器官結構。近日,我校機械工程學院趙丹陽教授課題組和美國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機械工程系YifeiJin課題組等團隊合作,針對多尺度復雜組織/器官體外精準制造這一長期困擾生物打印領域的難題,提出了多尺度浸入式打印策略(MultiscaleEmbeddedPrinting,MSEP),實現了多尺度人體組織和器官的體外制造,從而有效驗證了MSEP技術在構建復雜人體組織和器官方面的巨大潛力。該研究成果以“工程人體組織和器官等效物的多尺度浸入式打印”(Multiscaleembeddedprintingofengineeredhumantissueandorganequivalents)為題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官方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oftheNationa...
2024.02.28 來源:機械工程學院 -
【中國高等教育】賈振元: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根基與能力提升
日前《中國高等教育》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根基與能力提升》為題刊登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校長賈振元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摘要]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創新人才培養主陣地、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有機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強化支撐,肩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使命;抓好關鍵,夯實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根基;追求卓越,提高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助力教育強國建設。[關鍵詞]研究型大學;科技自立自強;學科交叉融合;有組織科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科技創新成為關鍵變量。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實現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聯動,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形成良性循環”。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創新人才培養主陣地、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
2024.02.21 來源:中國高等教育 -
【卓越發展】星船分離!大連1號—連理衛星在軌釋放圓滿成功
1月18日14時許,由我校牽頭研制的大連1號—連理衛星從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成功釋放入軌,圓滿完成在軌釋放任務。實施三軸穩定控制、太陽帆板展開后,衛星進入正常工作模式,按計劃向地面傳回拍攝目標圖像等數據,正式開啟在軌科研任務。大連1號—連理衛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大連1號—連理衛星通過天舟貨運飛船公開征集渠道獲得了公益性搭載機會。從2023年5月10日隨天舟六號升空到釋放,位于飛船外部的該衛星在軌存儲了253天。與地面存儲不同,高能輻射、高低溫、真空、原子氧腐蝕等惡劣環境以及長期存儲過程中的鋰電池掉電等問題都可能影響衛星的正常工作。為了確保在軌高可靠長時間存儲和最終的成功釋放,針對天舟貨運飛船特點,衛星研發團隊專門設計了高可靠記憶合金解鎖裝置、高性能控溫及采溫電路、在軌電源保護與充電電路以及遙測數據采集電路等功能單元,最終成功解決了衛星在太空環境下長時間存儲的難題。大連1號—...
2024.01.19 來源: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 -
【卓越發展】大連理工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
1月16日,大連理工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大會在海創(大連)科技交流中心舉行。學校校長賈振元、遼寧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任忠和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等6家副理事長單位代表為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東明,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孝軍,省教育廳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處處長孫楊,學校副校長王博,校長助理康旭東,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理事會成員單位代表,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國家卓越工程學院建設高校代表,以及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參加大會。大會由副校長張弛主持。賈振元為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副理事長單位及理事單位授牌。賈振元在致辭中表示,大連理工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的成立,是學校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是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新趨勢,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實際行動。學校將堅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方向,以產教融合為路徑,以培養造就更多愛黨...
2024.01.17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學校召開2023年度科技獎勵大會
1月14日,學校2023年度科技獎勵大會在國際會議中心報告廳舉行。校領導項昌樂、賈振元、宋丹、李成恩、姚山、羅鐘鉉、朱方偉、張弛、王博,總會計師馮寶軍出席會議,并為獲獎個人和集體代表頒獎。黨委常委、校長助理出席會議,大會由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趙珺主持。本次大會獎勵包括科技獎勵匹配獎、科技成果獎、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獎、科研基地獎、科研創新團隊獎、科技成果轉化獎、國際合作獎、二級單位發展貢獻獎八大類。賈振元校長代表學校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和衷心感謝。他總結回顧了2023年學校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績,立足學校跨越發展目標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從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加強頂層規劃、統籌資源配置,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等方面為學校科技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賈振元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樹立大格局,瞄準“關鍵核心”,大力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能級。要著力牽頭重大科技項目,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
2024.01.15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服務振興看大工】我校與恒力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建恒力大工研究院
1月10日下午,我校與恒力集團有限公司在恒力維多利亞公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恒力大工研究院揭牌成立。校黨委書記項昌樂、校長賈振元,恒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出席儀式并見證簽約。恒力重工董事長安錦香主持儀式和座談。項昌樂、陳建華為恒力大工研究院揭牌。賈振元、安錦香代表校企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學校副校長王博、恒力石化股份公司總經理王治卿、大連理工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張旭簽署投資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瞄準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環節,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產業化能力,在高端化工與新材料、新能源、安全環保、船舶、智能化等領域,建立全鏈條、全領域的“產業、學術和研究”的合作。儀式前,雙方圍繞深化友誼、加強校企合作進行座談交流。項昌樂表示,學校與恒力集團共同肩負著“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服務東北全面振興”的使命任務,本次簽約彰顯了雙方在東北全面振興中“勇當先鋒”的決心,以及“打頭陣、挑重擔、當主力”的信心。...
2024.01.12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回望·蓄力 不斷開創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新局面
黨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教育強國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2023年,學校大力推進教育強國實踐,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揮“頂尖工科、優質理科、精品文科、新興醫科”學科專業優勢,有組織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打造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不斷開創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新局面,為加快教育強國建設,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推動教育教學內涵式發展 開展全校人才培養大討論以“構建新時代人才培養體系,推進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召開五年一次的第十七次教育教學研討會,歷時37天,全校上下圍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自主培養質量提升與保障等六大專題開展大討論、大調研,校內外專家、全校各單位積極分享人才培養經驗舉措,全校師生廣泛參與,全體校領導參加討論。研討形成《大連理工大學新時代高質量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施方案》,重點實施“八項計劃”,明確了學校未來人才培養綜合改革的...
2024.01.10 來源:教務處(本科生招生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