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西校區學生宿舍及配套設施(一期)項目正式開工
8月28日上午,學校西校區學生宿舍及配套設施(一期)項目開工奠基儀式舉行。黨委書記項昌樂出席儀式并宣布項目正式開工,校長賈振元致辭。大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梁春波,學校校長助理康旭東,高新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叢陽,以及高新區住建局等相關單位、學校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儀式。儀式由學校基建處處長李昕主持。領導、嘉賓共同開啟儀式,為項目開工奠基。賈振元表示,學生宿舍是在校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陣地。學校提出的“幸福大工”工程,把給學生提供更加宜居宜學的生活環境作為重要任務之一。希望大家通力合作,遵守“重質量,保工期,控投資,守安全”的要求,打造優質工程,為學校營造良好育人環境、推進雙一流建設加速跑作出新貢獻。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江毅,大連連信土木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敬偉,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
2024.08.28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學在大工】雙賽道特等獎!大工學子在第三屆高校電氣電子工程創新大賽中再創佳績
近日,第三屆高校電氣電子工程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在三峽大學舉行。經過三天激烈的角逐,大工學子再創佳績,分別獲得軟、硬件賽道全國特等獎2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創歷史最好成績。第三屆高校電氣電子工程創新大賽是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主辦、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冠名的大學生公益性競賽活動。大賽以“面向雙碳戰略,探尋新型電力系統解決方案”為主題,緊密結合工程技術前沿設置命題方向,旨在推動高校工程教育與工程實際緊密結合,切實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及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同時促進教師將理論教學與工程實踐相結合。本屆大賽共有來自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75所高校的3075支團隊報名,經過初賽、復賽選拔,共有78所高校的152支參賽團隊進入全國總決賽。在學校有關部門的支持與指導下,本屆競賽由電氣工程學院具體實施,電氣創新創業實踐基地依托電氣實驗教學中心優質資源為競賽隊伍提供了有力支撐。從2023年底籌備比賽,電氣學...
2024.08.28 來源:電氣工程學院 -
【學在大工】再創新高!大工學子在第七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中榮獲佳績
8月22日,第七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于在浙江余姚落下帷幕,我校本次共有6支隊伍晉級國賽,獲得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本次大賽由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承辦,決賽由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政府承辦。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585所高校的7086支隊伍報名參賽,最終共有382所高校的1366支隊伍共計4192名參賽對手進入全國總決賽。我校承辦了本年度的遼寧賽區選拔賽,共有20所高校的100多支隊伍報名參賽。第七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設主題賽、專項賽、特別賽。其中,主題賽分創意類、競技類、格斗類開展,專項賽分俄羅斯方塊機器人、四足機器人、VEX-U智能機器人對抗賽等,并首次推出了人形機器人特別賽。我校學生作品主要集中在主題賽實物組,易棵樹、謝夏伊、宋亦晨同學的隨動機器人作品獲得實物組一等獎,王怡棟、馬燊帶隊的項目分獲二等獎,董棖彬、王尉同、王湛同學帶隊的作品分...
2024.08.27 來源:創新創業學院 -
【學在大工】大工學子在第十九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總決賽中喜獲佳績
8月24日,第十九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總決賽成績公示,我校入圍的四支隊伍獲得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四支隊伍全部獲獎。本次大賽由中國自動化協會主辦,哈爾濱工程大學承辦。競賽吸引了來自全國615所高校的2945支隊伍報名參賽,最終經過分賽區的選拔,共有來自全國207所高校的480支隊伍進入全國總決賽,決賽于8月19日至22日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辦。我校創新創業學院智能車實驗室于10月份開始面向全校招募選拔成員并進行培訓,在吳振宇教授、王義普、李勝銘、李航等老師的指導下,對車模結構和程序策略進行反復調試和修改,不斷積累設計經驗和能力。最終從近百名同學中層層選拔,有六支隊伍入圍東北賽區決賽。7月26日,東北賽區決賽在吉林大學舉辦,我校學子獲得賽區一等獎4項,三等獎1項,優等獎1項,有4支隊伍獲得總決賽入圍資格。暑假期間,參賽同學放棄回家,留校積極備戰,每天都是實驗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式的生活,臨近比賽時刻,更是通宵作...
2024.08.27 來源:創新創業學院 -
【學在大工】大工學子榮獲2024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遼寧省最高獎“TI”杯
8月23日,2024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遼寧賽區競賽成績正式公布。我校選拔的27支代表隊,共獲得一等獎9項(全省共36項)、二等獎11項。其中,由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程春雨老師指導的易棵樹、常書奇、蔣衡琛三名學生完成的F題——磁懸浮實驗裝置,獲得此屆賽事最高獎——“TI杯”。由張穎杰、李航、李華龍、王義普、王棟、賈旭等老師指導的隊伍獲得省一等獎。至此,我校實現自2012年,遼寧省偶數年份舉辦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以來,連續7屆遼寧省最高獎的蟬聯!此屆賽事,我校所獲一等獎數與總獲獎數均為全省最多,繼續領跑全省。本屆競賽全省共有31所高校近400支隊伍報名,最終340支代表隊完成競賽評測,競爭非常激烈。此次競賽遼寧賽區設置8道賽題,內容不僅覆蓋無人機目標識別、電源變換、無線傳輸、信號分析等傳統方向,還融合“人工智能算法”“自動駕駛”等時代前沿科技要素,增加了機器人弈棋、自動行駛小車等新型題目內容。我校自2023年12月開始競賽的籌...
2024.08.26 來源:創新創業學院 -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人民日報》撰文: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8月21日,《人民日報》“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欄,刊發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署名文章《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全文如下: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并從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出發,對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作出系統部署。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通過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不斷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動力,有效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充分認識新時代新征程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重大意義改革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躍升和質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
2024.08.23 來源:微言教育 -
【創新在大工】化學學院科研團隊設計新型液液反應器,突破傳統挑戰
液液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增加傳質通量和改善反應后的分離問題一直是科學家們致力于解決的兩大難點。人們通常在反應體系中加入相轉移催化劑配合機械攪拌來實現這一功能,但新組分的引入增加了分離難度并且可能對反應體系造成干擾。因此,在不添加額外組分的條件下,僅通過反應器結構實現傳質強化和改善分離的目的仍然是一項挑戰。近日,大連理工大學陶勝洋教授團隊受合胞體的多細胞核結構以及細胞膜的水-油-水界面啟發,設計了一種細胞反應器。該細胞反應器可以視為由多個細胞單元簡單堆積形成。這種堆積結構強化了功能,并提供了更高的機械強度。不同的細胞單元具有不同的桁架結構,因此帶來不同固-液和液-液接觸特征。從力分析和能量分析兩方面研究了設計細胞反應器的基本原理。固液粘附力與液體重力的平衡決定了細胞能否持有液體(力分析)。從表界面能量角度分析,得出了細胞反應器的持液條件(能量分析)。由此搭建了設計細胞反應器理論基礎,并...
2024.08.22 來源:化學學院 -
2024年高等學校無機化學骨干教師研修班在我校舉辦
8月8日至13日,為加快構建高質量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體系,促進高校無機化學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無機化學教學質量,高等學校無機化學骨干教師研修班在我校舉行。本次研修活動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化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與化學“101計劃”秘書處主辦,化學“101計劃”無機化學課程組與我校化學學院承辦,化學類專業基礎理論課程虛擬教研室、“101計劃”無機化學課程虛擬教研室、遼寧省工科無機化學虛擬教研室、我校篤學書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協辦,共有來自全國各地92所高校的190多位教師參與了本次研修活動。會議開幕式篤學書院執行院長胡濤教授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化學類專業教指委主任、廈門大學鄭蘭蓀教授,我校副校長張弛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陽化冰分別致辭。廈門大學朱亞先教授、北京大學王穎霞教授、吉林大學徐家寧教授、我校化學學院崔旦書記等二十余位專家和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2024.08.22 來源:化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