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賈振元:探索高校科技創新工作新路徑
10月25日,《科技日報》“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特刊”刊發我校校長賈振元署名文章《探索高校科技創新工作新路徑》,全文如下:【大學書記校長筆談】賈振元大連理工大學校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進行專章部署,體現了黨中央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肩負著推動科技進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使命。大連理工大學具有紅色基因與創新精神,始終將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作為首要任務。近年來,學校相繼出臺了《大連理工大學“十四五”科技創新20條》《大連理工大學關于支撐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塑造卓越發展新優勢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持續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探索高校科技創新工作新路徑。一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培育國家...
2024.10.25 來源:科技日報 -
【光明日報】校地合作共赴振興的故事
日前,記者一行駕車沿著蜿蜒曲折的盤山道前行,最終抵達了一座被群山包裹的云南邊陲小城——大連理工大學定點幫扶的云南省龍陵縣。在大連理工大學定點幫扶建設的石斛花種植基地,一株株石斛花在智慧噴淋系統沐浴下伸枝展葉,花團錦簇。“智慧噴淋系統是大連理工大學結合石斛生長特點,將水肥藥進行霧化定時噴淋,為石斛花卉智慧供水供養定制引入的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后可節約人工成本50%以上,提升效能20%以上。”大連理工大學掛職干部李曉丹介紹。為助力龍陵縣打造“中國紫皮石斛之鄉”,大連理工大學滇西產業發展研究院發揮云南省成長型新型研發機構優勢,在龍陵縣設立專家工作站,對石斛種植、防病、加工、物流、營銷等進行全方位幫扶,助力龍陵石斛向百億產業目標有序邁進。自2013年大連理工大學定點幫扶龍陵縣以來,該校積極對接龍陵發展需求,努力打好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產業振興和定點幫扶工作“組合拳”。11年來,大連理工大學累計投入無償幫扶資...
2024.10.25 來源:光明日報 -
盤錦校區校史文化展廳作為學校首個校史文化育人基地正式揭牌啟用
10月21日,大連理工大學校史文化育人基地揭牌暨盤錦校區校史文化展廳啟用儀式在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大廳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兼盤錦校區黨工委書記羅鐘鉉,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韓軼,校長助理兼盤錦校區管委會主任占敬敬出席儀式。羅鐘鉉在致辭中指出,校史是高校立德樹人生動的“教科書”,是一所大學的文化精髓所在。大工校史資源中蘊藏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盤錦校區校史文化展廳作為學校授牌的首個校史文化育人基地,是校區文化建設的重要標志性成果,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羅鐘鉉強調,要充分發揮育人基地作用,切實將校史文化展廳打造為面向校區師生開展校史文化教育以及對外展示學校和校區辦學成就的重要平臺。韓軼和占敬敬共同為大連理工大學校史文化育人基地揭牌。自盤錦校區體制機制改革以來,校區黨工委在學校黨委領導下,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立即把校史文化展廳建設納入日程,并獲得2024年度學校文化建設立項的支...
2024.10.24 來源:盤錦校區 -
項昌樂書記到盤錦校區調研
10月21日,學校黨委書記項昌樂到盤錦校區調研,聽取盤錦校區體制機制改革方案落實情況匯報,實地了解校區新發展新變化,指導盤錦校區深入落實改革方案精神、加快推動校區事業高質量發展。黨委常委、副校長兼盤錦校區黨工委書記羅鐘鉉主持工作匯報會。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韓軼,學校黨政辦公室相關負責同志陪同調研。校長助理兼盤錦校區管委會主任占敬敬匯報工作,校區領導班子參加調研。項昌樂指出,深化盤錦校區體制機制改革,是學校黨委落實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推動“一校兩地三區”實現功能聯動、高質量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體制機制改革以來,盤錦校區深入落實學校黨委決策部署,干部教師干事創業熱情有效激發,校區事業發展呈現新面貌。要繼續堅持“一校兩地三區”高質量協同發展,在高端人才引進、優秀師資共享、平臺建設、提升生源和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加強對盤錦校區的統籌和支持。他強調,盤錦校區要在學校黨委領導下,聚焦加快實現發展目標,...
2024.10.23 來源:盤錦校區 -
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室內樂音樂會 《山語·幻》在我校舉行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躍校園文化氛圍,增強師生文化自信,10月19日、21日晚,文苑第76期: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室內樂音樂會《山語·幻》分別在凌水主校區和盤錦校區舉行,校領導項昌樂、張言軍、羅鐘鉉,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韓軼,校長助理兼盤錦校區管委會主任占敬敬盤錦市相關領導分別于大連、盤錦兩地與現場兩千五百余名師生一同觀看演出,校內直播平臺同步直播,觀眾掌聲雷動,反響熱烈。大連凌水主校區專場盤錦校區專場來自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的國家一級演奏員與各聲部首席領銜主演本臺音樂會,以邊講解邊演奏的形式為師生深入解讀民族音樂精華,帶領師生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獨特魅力。音樂會圍繞意境深遠、湖光山色的“山語·幻”主題依次展開,展現出獨屬于東方音韻的細膩深邃與獨特魅力。作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琵琶獨奏《十面埋伏》描繪出激烈的戰斗場景,以格調昂揚的節奏風格,將戰場上的刀光劍影、喊殺聲震天動地表現得淋漓盡致;民...
2024.10.22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科技日報】為我國高土石壩工程抗震研究“開疆拓土”——追記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工結構工程專家孔憲京
10月22日,科技日報要聞版“弘揚科學家精神”專欄發布通訊文章《為我國高土石壩工程抗震研究“開疆拓土”——追記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工結構工程專家孔憲京》,追憶我校黨委原常務副書記、建設工程學院教授孔憲京院士科研報國事跡。“今年5月,孔院士病情加重,卻仍然牽掛項目結題情況。我趕到上海,在他病床前做了驗收前的匯報,那時院士只能以點頭或搖頭回應……”10月20日,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院水利工程系教授劉君在追憶與恩師的最后時光時幾度哽咽。“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呢?這個問題我想一想,明天告訴你……”這是孔院士留下的最后一句話。現在,我們已無從得知孔院士心中的答案。2024年9月10日,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工結構工程專家、大連理工大學黨委原常務副書記孔憲京因病去世,享年72歲。他是我國高土石壩和核電廠工程抗震研究領域的重要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雖然再也無法給出生命意義的答案,但卻留下了累累的科研...
2024.10.22 來源:科技日報 -
第二屆ACS智能材料與化工國際會議在連召開
,第二屆ACS智能材料與化工國際會議在大連召開。該會議由我校攜手美國化學會(ACS)聯合發起舉辦,為國內外智能材料化工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高水平的交流平臺。本次大會主席、我校化工學院彭孝軍院士,我校副校長羅鐘鉉,美國化學會會員與戰略規劃部副總裁TarnbirKaur女士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來自國內外100余家單位的550名嘉賓參會。開幕式由我校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張文珍教授主持。美國科學院院士、芝加哥大學LauraGagliardi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朱為宏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學陳曉東教授,南洋理工大學林歆怡教授共4位專家作大會報告。與會人員圍繞能材料化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進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與討論,分享了寶貴的經驗和見解,為未來的合作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屆會議還設置了AMI期刊論壇、智能材料、“智能制造:化工強化,流程智能化”、能源和催化、AI時代下的計算化學、智能合成...
2024.10.22 來源:化工學院 -
【學在大工】李建剛院士做客“百川講堂”解析磁約束聚變能源研究現狀與未來展望
建造受控并持續反應的核聚變裝置,為人類未來生存托舉起明天的太陽。,中國工程院院士、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院長、中國磁約束聚變專家委員會召集人、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李建剛院士做客“百川講堂”第257期暨物理學院第20期“大珩講壇”,帶來主題講座《托起明天的太陽——磁約束聚變能源研究現狀及未來展望》。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言軍,物理學院院長王正洶,校團委書記劉精晶出席講座。校團委、物理學院教師代表,各學院、醫學部、大工書院團支部團員青年代表、團校“新羽計劃”學員、百川會員等500余人到場聆聽講座。李建剛由淺入深,從磁約束核聚變的原理引入,以幽默的語言和親身經歷介紹了我國受控核聚變的發展歷史。從合肥超環HT-7汲取國外先進經驗、不斷鍛煉中國本土專家隊伍,到東方超環EAST十年磨一劍,終取得重大突破!李建剛向聽眾們展示了中國科學家在該領域沖云破霧、披星戴月的科研精神以及從“白手起家”到領先全球的奮...
2024.10.22 來源:校團委